2015年5月14日下午,由我校中华文化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华文化大讲堂”在燕山校区开讲,80岁的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作了题为“一个真实的孔子”的传统文化报告。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华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李殿魁和我校国际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的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校党委副书记张东超主持了报告会。
讲座开始前,张东超简要介绍了骆承烈的学术造诣。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胡杨木向骆承烈颁发了特约研究员聘书;骆承烈将自己的四十余种著述捐赠给中华文化研究院。
整场报告历时两个多小时。骆承烈从“传统文化与孔子”“传统文化中永恒的范畴”两个方面展开精彩论述。他认为,如果说儒家思想是我们精神食粮的代表,孔子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应以阶级标准、社会发展标准、认识论标准、道德标准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并以此来提高民族自尊心,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
骆承烈提出,孔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生产、以人为本,主张和谐、稳定、为政以德,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尊重历史与文化,兴办教育等,因此儒家思想在当今仍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同时,他以先秦儒学、辅政儒学、玄虚儒学、宋明理学、复兴儒学等儒学发展历史过程来解读了真假孔子辨析的重要作用及孔子思想的精华所在。他倡导,要践行“孝”,必须做到关亲、敬亲、顺亲、礼亲、光亲、谏亲、延亲;远离鬼神,以人为本;教化民众,提高人的素质;勤奋敬业,积极正面修德,勇于改过,明辨是非;仁爱友善,积极奋发进取,义中取利,实事求是,循礼贵和。最后,他表示,当前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经”中求精,形成学习自觉,加强文化自信。
张东超在总结中表示,骆承烈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有助于加深听众对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国学的新认识新判断,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中不断获益。今后,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骆承烈教授,1935年5月出生于山东济宁,195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多年担任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兼任中国孔子文化传播促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顾问、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学术顾问、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专家顾问团副团长,河南、沈阳、马来西亚等地孔子学会及三十多个学术团体的顾问、名誉会长、会长。骆教授的学术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历史、考古、文学、教育、艺术等多方面,其中以孔子与儒家研究为主。2000年在日本世界展望学会上,他因研究孔学“仁者爱人”对人类和平幸福做出贡献,被授予荣誉奖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多年精心收藏的各类孔子像多达2500多种,1997年曾经获世界吉尼斯记录“收藏孔子像最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