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學者文存 >>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6-01 15:39   来源:   点击:
 

胡适

 

\

内容简介:
   第一集
  本集以上海亚东图书馆1931年第15版为底本,参考其他版次及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53年版编校而成。原书书名《胡适文存》,初版于1921年12月,收录的文章大致写于1911年5月至1921年11月之间,是胡适赴美留学回国前后十年间所做的最重要的文章的结集;这些文章当时大都已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或作为序跋收入已出书籍。《胡适文存》问世后,深受读者欢迎,是20世纪20年代流传甚广的畅销书。1930年出版的第13版,系重排,新增了《十三版自序》。胡适在《十三版自序》中说:“这一版的校勘胜过以前的本子。”
  第二集
  本集以上海亚东图书馆1929年第6版为底本,参考其他版次及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53年版编校而成。原书书名《胡适文存二集》,初版于1924年11月,收录的文章大都写于1922年1月到1924年9月之间;这些文章当时大都已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或作为序跋收入已出书籍。
  第三集
  本集以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10月第2版为底本,参考其他版次及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53年版编校而成。原书书名《胡适文存三集》,初版于1930年9月,收录的文章大都写于1925年夏至1930年春之间;这些文章当时大都已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或作为序跋收入已出书籍。本集共九卷,胡适自己说,除一、九两卷发表他的一点主张外,其余七卷都可算是说明治学方法的文字,即都是方法论的文章。
  第四集
  本集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2月第1版为底本,参考其他版次及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53年版编校而成。原书书名《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所收文章大致写于1930年至1935年;这些文章当时大都已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或作为序跋收入已出书籍。1953年12月,经胡适授权,台北远东图书公司印行了《胡适文存》四集合印本,该合印本将《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易名为《胡适文存四集》。此后,各种版本的《胡适文存》都沿用了四集这一形式。

作者介绍: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作为文学革命的提倡者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兴趣广泛,著述宏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
  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等。

文章试读:
   从东三省到西南三省,从长城到长江的普通话,在这一千年之中,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学的著作。自从唐以来,没有一代没有白话的著作。禅门的语录和宋、明的哲学语录自不消说了。唐诗里已有许多白话诗;到了晚唐,白话诗更多了。寒山和拾得的诗几乎全是白话诗。五代的词里也有许多白话的词。李后主的好词多是白话的。宋诗中更多白话;邵雍与张九成虽全用白话,但做的不好;陆放翁与杨诚斋的白话诗便有文学价值了。宋词变为元曲,白话的部分更多。宋代的白话小说,如《宣和遗事》之类,还在幼稚时代。自元到明,白话的小说方才完全成立。《水浒传》、《西游记》、《三国志》代表白话小说的“成人时期”。自此以后,白话文学遂成了中国一种绝大的势力。这种文学有两层大功用:(一)使口语成为写定的文字;不然,白话决没有代替古文的可能。(二)这种白话文学书通行东南各省,凡口语的白话及不到的地方,文学的白话都可侵入,所以这种方言的领土遂更扩大了。
   这两种资格,缺了一种都不行。没有文学的方言,无论通行如何远,决不能代替已有文学的古文:这是不用说的了。但是若单有一点文学,不能行到远地,那也是不行的。例如广东话也有绝妙的《粤讴》,苏州话也有“苏白”的小说。但这两种方言通行的区域太小,故必不能成为国语。
   我们现在提倡的国语是一种通行最广最远又曾有一千年的文学的方言。因为他有这两种资格,故大家久已公认他作中国国语的唯一候选人,故全国人此时都公认他为中国国语,推行出去,使他成为全国学校教科书的用语,使他成为全国报纸杂志的用语,使他成为现代和将来的文学用语。这是建立国语的唯一方法。